2.藥物對老人的影響:60歲以上老年人(尤其是老年女性)對肝素較為敏感,用藥期間容易出血,因此應減少用量,并加強隨訪。
3.藥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:(1)肝素可延長凝血酶原時原時間,使磺溴酞鈉(BSP)試驗潴留時間增長而呈假陽性反應,導致T3、T4濃度增加,從而抑制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的釋放;(2)肝素用量達15000~20000U時,血清膽固醇濃度下降。
5.臨床上均按部分凝血活酶時間(APTT)調整肝素用量。凝血時間要求保持在治療前的2~3倍,APTT為治療前的1.5~2.5倍,隨時調整肝素用量及給藥間隔時間;治療第1天,應在每次用藥前觀察上述觀測值,以后每天測定數次,用維持量時則每天測定1次;對于老年人、高血壓及肝腎功能不全者,因其對肝素反應敏感,更需注意監測。
7.肝素口服無效,可采用靜脈注射、靜脈滴注和深部皮下注射,一般不主張肌內注射,因可導致注射部位血腫;皮下注射應深入脂肪層(如髂嵴和腹部脂肪組織),注入部位需不斷更換,注射時不要移動針頭,注射處不宜搓揉,而需局部壓迫。
8.給藥期間應避免肌內注射其他藥物。
9.肝素代謝迅速,輕微過量,停用即可;嚴重過量應用魚精蛋白緩慢靜脈注射予以中和,通常1mg魚精蛋白能中和100U的肝素;如果肝素注射后已超過30min,魚精蛋白用量需減半。
10.肝素可干擾凝血酶原時原時間的測定,因此必須在使用肝素4h后重復該項試驗。
11.若血漿中AT-Ⅲ降低,肝素療效較差,需輸血漿或AT-Ⅲ。
12.臨床上通常以小劑量肝素作為預防血栓形成,而大劑量則作為治療血栓的劑量。
13.下列藥物與肝素有配伍禁忌:硫酸阿米卡星,頭孢噻啶、頭孢孟多、頭孢哌酮、頭孢噻吩鈉、硫酸慶大霉霉素、卡那毒素、妥布霉素、乳糖酸紅霉素、萬古霉素、多黏菌素B、阿霉素、柔紅霉素、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、麻醉性鎮痛藥、氯丙嗪、異丙嗪等。
17.自發性出血傾向是肝素過量使用的最主要危險。早期過量的表現有黏膜和傷口出血,刷牙時齒齦滲血,皮膚淤斑或紫癜、鼻出血。月經量過多等;嚴重時有內出血征象,表現為腹痛、腹脹、背痛、麻痹性腸梗性腸梗阻、咯血、嘔血、血尿、血便及持續性頭痛。
以上內容摘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,謝謝!